如題。 好久沒有上佛版,剛剛轉(zhuǎn)了一圈,讀了神子的《盡量多做事,少看書》 (http://www.ccyyjj.cn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170&ID=627729&page=1) 難得老兄他這么清醒,不過我只同意了前一半,即盡量多做事,書還是要多讀的。埋頭做事往往會迷失在或順或逆的情景而不能自拔。何況書分為好多種,有好有壞。 暢銷書當然可以歸入神子提倡“少看”一類的,能夠暢銷起來的“書”,大部分是快餐式的,嚼頭之類的“味精”放得特多,甚至都不能稱為“書”,可以少讀或者不讀,讀多了會變得急功近利起來。記得剛剛畢業(yè)的時候,為了參加公司舉辦的辯論比賽,被迫去閱讀了《誰動了我的奶酪》,那場辯論賽我們組得了冠軍,個人也拿了優(yōu)秀辯手,可幾年下來,除了書名,那本書的印象已經(jīng)蕩然無存,我也再沒心情去動那塊“奶酪”。 不記得那位先賢說過,幾天不讀書,就會覺得面目可憎起來,這是事實,F(xiàn)在社會上面目可憎的人多了,不知跟現(xiàn)代人讀書的時間少了有沒有關(guān)系,請有心人考證。 我倒是覺得,一個人時間和精力的有限,也限制了個人的視野和閱歷,現(xiàn)在不少其他媒體,如電視電腦之類,雖然能夠滿足一時的感官求知欲,卻往往無法滲透入心,而閱讀卻可以神交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,而且沒有代溝,古人今人都可以交往,內(nèi)容你可以看,也可以不看,可以會意地笑,你即使不同意作者的觀點,也可以用你地文字謾罵,他也不會跟你臉紅耳赤。 我個人倒是建議多讀原著,能懂點古文最好讀古文,如史書,沒有那么多羅嗦廢話。如果想看文字華麗的,也可以看看歷代皇帝的詔書,特別是禱告天地或者冊封祭祀的,廢話很多。每一篇都是冠冕堂皇文藻橫溢。如果想看拍馬屁的,看看大臣的奏章,很多說不上兩句就是“誠惶誠恐,頓首頓首,死罪死罪”說點實話也不至于死罪吧,何況皇帝老兒要殺人,就是不說也可以殺。 經(jīng)典書籍一定要看好版本的原著,不要人云亦云,老是嚼別人吃過的東西。題外話,扯遠了! |